飞鸽书院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杨峥也一路应承着,倒也不冷落了王振,如此一来,王振倒觉得这个杨大人与别的大人有些不同,是个值得交往的官儿,而杨峥觉得这个时候的王振是个不错的太监。

两人说说笑笑出了皇宫,杨峥没有去翰林院,而是直接回了家,他如今是身兼两职,况且皇帝在传心殿里已经说好了,让他先将神机营整顿一番,这些天子骄子,自从永乐年后追随永乐皇帝取得了一系列的战功后,这些天之骄子颇有几分目中无人的意思,这些年没少胡作非为,这倒也罢了,平日里也极少操练,早已不复当年英勇,朱瞻基不得不让杨峥好好整顿,对于武将与文人,杨峥倒是乐意与武将在一起,至少武将没文人那么多的花花肠子,所以一口答应了,况且趁着整顿的幌子,他将张翼、金一笑、许枫也从杭州调了过来,于杭州古城一样,金一笑负责阵型,张翼负责训练将士,这两人都是有经验的老手,训练倒也顺手,只是神机营的将士大多是京城的痞子,训练起来还是遇到了不少难度,没少抱怨,杨峥只好尽量的安抚,最后动了前世名将戚继光的撰写了两部重要兵书,即《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这两部书是他练兵打仗的经验总结,也是他训练军队的教本,在军事学上有很高的地位,被收录《四库全书》,占军事著作的十分之一,两人都是识货之人,一听这书中的法子,便迫不及待的去试一试,这一弄竟是两个多月,杨峥也跟着前前后后忙了两个多月才歇了下来,期间杨士奇来过几次,让他抽着空闲儿去一趟翰林院,给那些庶吉士上上课,自从他在金銮殿上诵出了两篇绝佳的八股文,他的声名已在偌大的京城里传开,甚至一些好事的说书人,干脆见他的在金銮殿上的事迹编纂成故事在说,那种穿凿附会的事情也不知哪儿来的那么多,什么力挫刘大人,什么英雄救美,最后什么佳人三难都出来了,杨峥起初只是一笑置之,谁知到最后越演越烈,竟什么三笑留情都给编纂出来,让他哭笑不得,干脆难得理会,带着沈艳秋去了一趟八达岭的长城上,好好游玩了几日,这才回到了自己府上。

当然了除他出名了外,他的好友当今皇帝也是大大的将声名给打了出来,事情是这样的,朱棣自被朱棣带在身边,朱棣为了让他了解如何带兵打仗,锻炼他的勇气,每次远征归来经过农家,朱棣都要带朱瞻基到农家看看,让皇太孙了解农家的艰辛,让他以后作一位爱民的好皇帝,久而久之,朱瞻基便养成了关心民间疾苦的习惯,登基两个多月,经常去民间私访,当然了了,这种绝不是隋炀帝、乾隆皇帝那种下江南的方式,他微服出访,不讲排场,不向地方摊派,不给地方增加负担,每次只带侍卫出行。

这天,他去遏陵,回来时路过昌平(今北京昌平区),看到农田里有几个老农在很辛勤地干活,见那老农浑身是汗,有些不忍心,便叫身边侍卫叫了一个农民过来问话,询问为何他们如此勤劳耕作,估计这位农民不知道他的身份,所以说话儿也毫无顾忌,老农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道:“我们春天耕种,夏天耕耘,秋天才能收稻子,如果任何一个时候偷懒,这一年的生活就没有着落。连田租也交不起,要养活老婆孩子,只能每天不停地干活了。”

朱瞻基叹了口气,他这才明白,这些人这么拼命的干,根本不是为了他的江山社稷,只是要活下去而已。

朱瞻基看了看田地里农民那总也直不起的腰,感触良多。回到皇宫,朱瞻基连夜写了一篇文章,把他的经历描述了一番,发给各位大臣,他动情地说道:“百姓如此辛苦,才能谋生,我们怎能不爱惜民力啊。”

但朱瞻基的文章起的作用不大,好景不长。据朱瞻基派人明察暗访的结果是:大臣们每顿饭大多十多个菜,但又吃不完,浪费惊人。于是朱瞻基和大臣于谦一起,密谋出一个“下田耕地”的主题实践活动。

第二天一上朝,朱瞻基按照确定好的路线,带领朝廷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地带到了京郊的农地里。

到了田埂旁边,朱瞻基也不说话,自顾脱掉龙袍,挽起袖子,拿起事先派人堆放在田埂里的一把镰刀,走进田里,弯下腰身,收割起水稻来。大臣们一看,都纷纷拿起镰刀跟着皇帝干起农活来。大臣们开始以为皇帝干农活只是意思意思,没想到朱瞻基一干就是四个多小时,大臣们个个累得满头大汗。有的大臣官袍也没来得及脱,但又不好起身,只得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第二天,朱瞻基传旨下去,要宴请百官。这次宴请很特别,每人面前放了十道菜,还有一碗饭,这十盘菜很贵重,有燕窝、银耳、鹿肉,雁肉等。

满朝文武你看我,我看你,都没有人动菜,朱瞻基带头吃菜,文武百官一想,既然皇帝有令,那就吃吧,于是便开始大吃。

吃了一个多小时,大臣们实在吃不下去了,朱瞻基看到大臣们面露苦色但还在往下吞咽时,便说道:“既然吃不了,就不要再吃了。”话一说完,大臣们都放下筷子,朱瞻基又说道:“大家看一看,自己还剩下多少菜,饭量大的,两盘也足够,剩下的可就浪费了,我听说在座的每餐不少于十个菜,每餐都有浪费,我们如此铺张浪费,对得起每天劳作却吃不饱的老百姓吗?我下令,从今以后,大臣一日三餐,按老祖宗的规矩办,四菜一汤,不得超过五个菜,每餐五个菜你可以自由调配,大臣总算是明白了皇帝的苦心,要勤俭节约,体谅老百姓的辛苦,此事也不知怎么被传扬了出来,一时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都说当今圣上有汉文帝的遗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逍遥江山请大家收藏:(www.fgsy.net)逍遥江山飞鸽书院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飞鸽书院推荐阅读: 新书我是木匠皇帝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征程战场合同工汉末文枭系统派我来抗战我在大唐有块田葬汉神话版三国唐朝九千岁雪狼出击奋斗在沙俄夺盛从特种兵开始的军旅生涯天唐锦绣大国重坦抗战从瞄准开始大明镇海王浴血兵魂天官穿越成皇子开局却被贬为庶人白玉香无痕三国小侯爷三国之女将军团汉末大召唤崇祯十五年极品佞臣偷香大唐孽子特种兵之超级打卡系统大秦:开局邀请祖龙造反我大哥叫朱重八回到明朝做塞王随波逐唐人类群星辉煌时楚书,太祖皇帝本纪大明铁骨兴汉使命从史前开始打卡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终宋唐朝好太子汉祚高门人在大秦,已成渭水河神大秦:开局抓了嬴政和赵云万象朝宗红楼名侦探世子的崛起特种兵:我的一万种人格融合了史上第一跨国集团
飞鸽书院搜藏榜: 吃货混大唐特种兵之超级打卡系统大唐从救下李二开始大秦:开局邀请祖龙造反朝为田舍郎真不是软饭皇帝啊大明:天子镇国门逆袭水浒传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九生无憾大秦:我替陛下开了挂大明1593南宋之中华鼎盛大唐历险传夜郎传奇第一村汉末文枭我大哥叫朱重八甲申国难抗战之狙杀行动带着军需来大明抗日之铁血纵横士兵突击成最强少爷无所不能十里洋场之暗影大明从慎重开始特种兵争霸在明清穿越三国之我有修改器唐时明月宋时关战国王天下三国狼烟行我是史上第一败家子相魏楚汉无双北宋有个好弟子极品奴才大唐皇太子盛唐剑圣血帅回到明朝做塞王大秦:老赵,我真的不是仙人苍天圣道三国:朕的大汉江山愿天下再无穿越者抗日传奇独立排定居唐朝亮剑之从永不磨灭的番号开始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扶蜀唐潮风暴钢铁皇朝
飞鸽书院最新小说: 我就是要做皇帝奋斗在新明朝红楼:曹操转生,开局杀贾珍曹魏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重生农门骄李想的北宋血帅大唐全才横扫三国的东方铁骑抗日之兵王纵横盗宋开国功贼奉天承运远征军之溃兵兄弟超级大独裁者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抗日之精英特战队抗日之横扫天下江山如此多骄边戎铁血骠骑猎日神刀极品皇帝大宋极品国师吕氏皇朝三国之天下霸业宋起波斯湾大周权相杀手特种兵特种兵争霸在明清大清弊主燃烧的海洋霸宋西门庆穿越之纵横大唐巨浪闯王李自成新传宋世流芳特工之回到清朝抗日大汉奸回到古代当将军超级系统在初唐千宋民国军火商人三国好孩子龙游大唐之贞元记事决战朝鲜隋末唐雄